机动车维修企业安全隐患排查内容清单

一、维修作业区

1、动火作业安全

焊接与切割: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是否≥5 米,气瓶与明火距离是否≥10 米,减压阀、胶管是否漏气,动火现场是否配备灭火器及防火毯。

动火审批:是否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,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,监护人是否在岗,作业后是否清理现场并确认无火种。

2、举升设备安全

举升机状态:液压油是否泄漏,钢丝绳是否断股,保险锁止装置是否灵敏,举升车辆时是否使用安全支架辅助支撑。

操作规范:举升前是否检查车辆支撑点是否正确,举升过程中是否有人进入车底,设备是否定期年检(每 1 年 1 次)。

3、电气设备安全

照明与线路:维修车间是否使用防爆灯具,线路是否穿管保护,是否存在私拉乱接现象,开关箱是否符合 “一机一闸一漏保” 要求。

设备接地:电焊机、打磨机等设备接地电阻是否≤4Ω,移动式电器是否使用漏电保护器(动作电流≤30mA)。

4、危化品管理

易燃易爆品:汽油、油漆等是否存放在防爆柜(防爆等级≥IIB),存量是否超过 24 小时用量,领取登记是否完整。

有毒物质:制冷剂、刹车油是否密封存放,使用时是否配备防毒面具(如 R134a 泄漏需防窒息),废弃容器是否粘贴危险标识。

二、设备设施安全

1、专用设备

烤漆房:防爆风机是否正常运转,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是否灵敏(报警值≤爆炸下限 25%),房内是否堆放杂物。

轮胎拆装机:卡盘爪是否磨损,防护罩是否齐全,气压是否保持在 0.6-0.8MPa,操作人员是否佩戴防护手套。

2、消防设施

灭火器配置:每 50㎡至少 1 具 4kg ABC 类灭火器,维修区、油漆房是否配置专用灭火器(如扑救油类火灾的泡沫灭火器)。

消火栓系统:水压是否≥0.15MPa,水带是否老化,消火栓周围 3 米内是否被堵塞,消防泵是否定期试运行(每月 1 次)。

3、危废处理

分类存放:废机油、废电池、废油漆桶是否分区存放,危废间是否设置防渗层(渗透系数≤10⁻⁷cm/s),是否张贴危废标识。

处置合规:是否与有资质单位签订处置协议,转移联单是否保存 5 年以上,废机油桶是否密封存放防止泄漏。

三、作业安全管理

1、人员资质

特种作业:焊工、电工是否持证上岗,证件是否在有效期内,是否定期参加复审(焊工每 3 年、电工每 3 年)。

安全培训:新员工是否经过三级安全教育(公司、车间、班组),年度安全培训学时是否≥20 小时,考核记录是否存档。

2、操作规范

劳保用品:喷漆作业是否佩戴防毒面具(过滤棉是否定期更换),打磨作业是否佩戴护目镜,举升作业是否穿防滑鞋。

车辆维修:发动机运转时是否进行维修,轮胎充气时是否超过标准气压,拆解蓄电池是否先拆负极后拆正极。

3、应急预案

预案制定:是否制定火灾、触电、危化品泄漏专项预案,是否明确应急处置流程(如油漆泄漏需用吸附棉覆盖)。

演练实施:每半年至少开展 1 次应急演练,是否测试消防器材使用、人员疏散时间(≤3 分钟),演练评估是否整改到位。

四、办公室安全

1、消防安全

消防设施:灭火器压力是否正常(指针在绿色区域),应急灯断电后是否续航≥90 分钟,安全出口标识是否损坏。

电气安全:是否使用非标接线板(如多孔插排串联),空调、饮水机是否超负荷运行,线路穿墙处是否有保护套管。

2、文件与信息安全

机密文件:客户资料、维修记录是否专柜存放,废旧文件是否碎纸处理(碎纸颗粒≤2mm×15mm),电脑是否设置密码保护。

危废台账:危险废物转移联单、处置合同是否存档,是否存在台账记录与实际处置量不符情况,电子数据是否备份。

3、办公设备安全

家具安全:高柜是否固定墙面(防倾倒),玻璃桌面是否有裂痕,抽屉轨道是否松动,避免夹伤风险。

设备操作:碎纸机是否超负荷运转,投影仪吊装支架承重是否达标(≥设备重量 1.5 倍),饮水机是否远离电源(间距≥1 米)。

4、人员安全意识

培训考核:办公室人员是否知晓灭火器使用方法(提拔握压),是否熟悉紧急出口位置,是否掌握火灾报警流程。

行为规范:是否在办公室吸烟,下班前是否关闭空调、电脑等设备,门窗是否锁闭,避免被盗或电器火灾。

5、应急物资与通讯

应急包配置:是否配备手电筒、急救箱(含止血带、碘伏)、哨子,急救药品是否在保质期内,每年至少更新 1 次。

联络保障:值班电话是否与消防、安监部门直连,应急联络表是否张贴在前台,是否定期测试电话畅通性(每月 1 次)。

重要说明 所载内容、图片来源互联网,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,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,仅供参考,交流之目的。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搜索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