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编制目的
为规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,快速控制污染扩散,降低对生态环境和人员健康的影响,保障企业安全生产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》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》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》等法规制定本预案。
- 适用范围
适用于厂区内因危险化学品泄漏、废机油/废水污染、火灾爆炸、粉尘扩散等引发的环境突发事件。
二、应急组织与职责
- 应急指挥部
- 总指挥:厂长(全面负责应急决策与指挥)
- 副指挥:技术主管、安全主管(协助总指挥落实具体措施)
- 成员:设备管理员、环保专员、班组长等。
- 专项工作组
抢险救援组:负责泄漏控制、污染物收集、设备抢修(需佩戴防护装备)。
- 监测评估组:负责环境监测(如水质、空气污染指标)及影响评估。
- 后勤保障组:调配应急物资(吸附沙、围堰、防化服等),协调外部救援资源。
- 信息联络组:对接环保部门、消防、医疗等机构,报送事故进展。
三、环境风险识别与预防措施
- 主要风险源
- 危险化学品:油漆、稀释剂、蓄电池电解液等易燃、腐蚀性物质。
- 污染物:废机油、废冷却液、废漆渣等。
- 特种设备:储气罐(压力容器)、举升机液压系统等。
- 预防措施
- 存储管理:
- 化学品分区存放(易燃品存于防爆柜,酸碱类分开放置);
- 废油桶加盖防渗漏,暂存区设置围堰。
- 设备防护:
- 压力容器每月检查安全阀、压力表,每年第三方检测;
- 喷漆房配备活性炭吸附装置,打磨区安装湿式除尘设备。
- 人员培训:每季度开展环保操作、应急技能培训,全员掌握灭火器、洗眼器使用方法。
四、应急响应流程
- 事件分级与响应
- 一般事件(小范围泄漏):班组自行处置并上报。
- 重大事件(火灾、大面积污染):立即启动一级响应,全员撤离并报警。
- 应急处置措施
- 泄漏处理:
- 化学品泄漏:用吸附沙覆盖,禁止用水冲洗,收集至专用容器;
- 废油泄漏:设置围堰,使用吸油毡吸附,联系危废处理单位。
- 火灾爆炸:
- 切断电源/气源,使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初起火灾;
- 火势失控时疏散人员,拨打119并引导消防车进场。
- 人员伤害:
- 化学品接触:皮肤用清水冲洗15分钟,吸入者转移至通风处;
- 重伤员立即送医并报12027。
五、后期处置与评估
- 污染清理:委托专业机构处理污染物,留存转移联单。
- 事故调查:48小时内提交《事故分析报告》,查明原因并整改。
- 预案修订:每年至少一次演练后评估,更新风险点及应对措施。
六、应急保障
- 物资配备
- 应急设备:防毒面具、耐酸碱手套、吸油毡、吸附沙、应急照明灯。
- 消防设施:干粉灭火器(每50㎡配1个)、消防沙箱、自动喷淋系统。
- 外部协作
- 联动单位:属地环保局(电话:XXX)、消防队(119)、急救中心(120)。
- 协议单位:与危废处理公司签订应急服务协议,确保24小时响应。
七、附则
-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,修订需经厂务会议审议。
- 附件包括《应急物资清单》《事故报告表》《应急通讯录》。
- 参考法规:《国家危险废物名录》《大气污染防治法》。
预案实施要点:
- 每月检查应急物资有效性,每季度开展专项演练(如模拟废油泄漏处理);
- 厂区显著位置张贴应急流程图及联系人信息;
- 新员工入职需通过环保应急知识考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