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总则
- 目的:为确保维修设备安全运行,保障维修质量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预防安全事故,制定本制度。
- 适用范围:本制度适用于厂内所有维修设备、检测仪器及辅助设施的日常管理、检测与维护。
第二章 设备分类与检测标准
- 设备分类
- A类设备(关键设备):举升机、四轮定位仪、故障诊断仪、空气压缩机、轮胎拆装机、车身校正仪等。
- B类设备(辅助设备):气动工具、照明设备、废油回收装置、灭火器材等。
- 检测标准
- 举升机:液压系统密封性、安全锁止装置有效性、立柱垂直度(误差≤2°)。
- 四轮定位仪:传感器精度校准、软件版本更新、水平仪校验。
- 故障诊断仪:软件数据库更新、连接线缆绝缘性检测。
- 空气压缩机:压力表校验(每6个月)、储气罐安全阀灵敏度测试。
第三章 检测流程与周期
- 日常点检
- 责任人:设备使用人
- 内容:开机前检查电源线路、润滑状况、安全装置有效性,填写《设备日常点检表》。
- 月度维护
- 责任人:设备管理员
- 内容:深度清洁、关键部件润滑(如举升机导轨)、紧固螺栓力矩检测。
- 年度检测
- 责任人:第三方检测机构
- 内容:出具法定检验报告(如举升机载荷测试、储气罐压力容器检测)。
第四章 责任分工
- 设备管理员:负责制定检测计划、组织培训、保存检测记录。
- 技术主管:监督检测实施,审核设备异常处理方案。
- 维修班组长:落实日常点检,及时上报设备故障。
第五章 记录管理
- 建立《设备管理台账》,记录设备名称、型号、购入日期及检测历史。
- 检测报告、维修记录保存期限≥3年。
第六章 安全操作规范
- 禁止超负荷使用设备(如举升机严禁超载)。
- 设备故障时立即停机,悬挂“禁止使用”标识,并报修。
第七章 应急处理
- 突发设备故障导致安全事故时,立即启动应急预案,切断电源并疏散人员。
- 24小时内提交《设备事故分析报告》。
第八章 监督与考核
- 每月由厂长带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,结果纳入绩效考核。
- 未按规定检测导致事故的,追究相关人员责任。
第九章 附则
-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,修订需经厂务会议审议。
- 参考标准:《机动车维修技术标准》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》。
附件模板
- 《设备日常点检表》
- 《年度设备检测计划表》
- 《设备维修申请单》
请根据实际设备清单补充具体检测项目,并定期组织员工培训确保制度落地执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