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点汽车维修作业安全的8个基本要求,你知道吗

1、对场地的要求

开展汽车维修的场地,应设在具备防尘条件、有足够作业面积的室内或工棚内。汽车维修场地还必须具备消防等安全设施,以保证汽车维修工作的需要。场地照明应有足够的亮度,工作灯等照明用电电压,应不高于36V。维修使用的机电设备,应保持技术状况良好并装配漏电保护器等劳动保护装置。

2、对人员的要求

参与汽车维修工作的人员,除必须掌握汽车维修的技能外,还必须掌握安全用电、人身防护等基本知识和技能。作业时应穿好劳动护具(工作服、工作鞋等),严格执行汽车维修方面的安全操作规程,确保作业的安全。

(1) 作业者应穿戴耐磨、适体的工作服,工作服不可过于肥大,以防作业时挂碰机件引起意外伤害和事故。维修时穿用的鞋子,最好是帆布胶底鞋,这样行动方便,又能有效地保护脚部。不准穿用凉鞋。在拆装车辆和进行底盘维修时,应佩戴手套,为了安全应选择织线较厚的长手套。

(2) 车下作业时,应佩戴护目镜,以防车上小物体或泥沙坠落的伤害。

(3) 喷漆作业时,必须佩戴防尘、防毒口罩。

3、对工具、设备的要求

由于汽车各部装配方法不同,部分零件需要专用工具才能拆装。部分大总成比较沉重,因此,汽车维修作业应具备汽车整车大型举升器、小型举升器、变速器总成安装托架、驱动桥总成安装托架、专用维修工具和检测设备,以及常用的机械加工设备(如空压机、砂轮机、小型钻床等)。

4、维修作业的安全要求

(1) 汽车拆卸前应进行外部清洗,以清除泥沙、油污,并放尽润滑油和其他液体。

(2) 拆卸前,应使用专用的支架或举升设备稳固地把车架牢。用千斤顶支车时,千斤顶要放置平稳,禁止在支撑点垫砖头等易碎物体。

(3) 拆装发动机或底盘各总成时,应选用适宜的起重设备。吊装及运输过程中,应避免吊件摇晃或站在吊件下操作,以确保吊件和人身的安全。

(4) 在拆卸汽车零部件时,应选用合适的工具或专用设备,以防损坏零部件。

(5) 在起动发动机前,应注意变速器的档位情况,以防汽车误动伤人。

(6) 在发动机罩下工作时,应让其他人离开驾驶室,以防发动机突然转动或他人操纵机构动作,造成误伤。

(7) 使用电动工具、设备时,工具设备应绝缘性能完好。操作时,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。

5、车下作业的安全要求

(1) 如果需要在车下作业时,应设置明显的标志,并将汽车用掩车木掩好。如果不是维修制动系统,应同时拉紧手制动器。

(2) 在安装总成时,千万不要用手试探螺孔、销孔等以免轧断手指。

(3) 试验发动机时,不得在车下作业。

(4) 在车下工作时,不要直接躺在地上,应尽量使用卧板。

(5) 对于千斤顶支起并卸下车轮的汽车,不许在车上或车下作业。落下千斤顶前,应检查周围是否有障碍物和有否压着自身的危险。落下千斤顶时应缓慢下降以确保安全。

6、汽车路试的安全要求

(1) 试车时,汽车各部状况应能保证安全停车和转动方向盘有效。

(2) 路试的汽车必须有明显的试车标志。

(3) 试车时人员必须乘坐安全,并在专门的或指定的试车道上进行。

7、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

(1) 注意对旋转机件的防护。在发动机运转时,注意手、衣物和工具必须离开旋转的风扇和风扇皮带(最好取下配戴的戒指、手表和领带等物品)。

(2) 防止烫伤。刚刚熄火的发动机,由于发动机的各部(水箱、排气管道、动力转向液箱和火花塞等)温度都比较高,必须小心接触,以防烫伤,如果发动机温度高,千万不要直接取下水箱盖或松开放水开关,以防烫伤。

(3) 注意防火。在油箱和蓄电池附近,不要吸烟,以免导致火花和火焰的发生。因为油箱逸出的可燃气体和蓄电池逸出的氢气是很容易被引燃的。

(4) 制动液损坏作用。制动液对汽车的漆膜有损害作用,制动液能很快地溶解漆膜。制动液对眼睛是有害的,如果制动液溅入眼睛,必须用清水立即冲洗干净。

(5) 注意对工作场所的清理。在关闭发动机舱盖或其他总成盖时,应检查有无工具、抹布和拆下的零件等物品是否遗忘,然后才可以关闭上述部位的舱盖。

8、安全用电规则

(1)严格遵守使用各种用电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,不准违章操作。

(2)使用设备前,应认真检查设备线路等是否完好,如有故障,应修复后再用。

(3)使用移动用电设备(手电钻、打磨机等)时,电缆线不得靠近火炉、暖气管等高热源,以及易燃、易爆物品。使用髙压清洗机,高压水管必须为耐压金属胶管,以确保漏电时,不伤及使用者。

(4)电气设备使用中,应随时注意设备的运转情况,并严防过热、超负荷运转。

(5)检修设备时应切断电源。在无安全措施的情况下,严禁带电操作。

(6)用电设备的各接线应当牢固、可靠;更换保险丝时,应按规定进行。

(7)用电设备应经常保持清洁,并严防潮湿、浸水。

(8)车间内拉设临时照明线路时,必须按照规程施工。工作灯照明用电电压不准髙于36V。

重要说明 所载内容、图片来源互联网,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,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,仅供参考,交流之目的。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搜索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